博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框架要求
一、学科简介
二、二级学科或研究方向
三、培养目标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。
1. 热爱祖国,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遵纪守法,身心健康,团结协作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、人文素养、创新精神和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。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。
2.掌握有关学科坚实、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。对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有深入地理解,熟悉并了解相关学科的重要理论和技术。
3.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,能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本学科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。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。
4.胜任本学科高校讲师和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所承担的教学及科研任务。
5.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,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,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。
四、学习年限
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,因培养需要延期培养者最长可延期2年。
五、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(≥15学分)
类别 |
课程名称 |
学时 |
学分 |
开课 学期 |
学分 要求 |
公共 必修课 |
英语(供英语生选) |
48 |
3 |
1 |
≥6 |
日语(供日语生选) |
48 |
3 |
1 |
博士二外英语 (第一外语为日语者选修) |
48 |
3 |
1 |
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|
32 |
2 |
1 |
医学科学研究基础 |
16 |
1 |
1 |
专业课 |
各研究方向自行选定,至少2门,学分≥4 |
选修课 |
在全校博士研究生选修课库中选取,学分≥5 |
六、实践环节(6学分)
各培养单位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实践及考核方案,并报送研究生院备案。
(一)开展研究生德智体美劳教育,职业道德教育、职业发展和就业教育等,包括科技实践和社会实践(1学分)
(二)包括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、学术论坛、学术报告,以及在学术会议上做口头报告等,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做1次学术报告(2学分)
(三)外语应用能力实践及考核(2学分)
(四)教学工作或临床工作(1学分)
七、学术培养要求(4学分)
(一)论文工作要求
1.开题报告(2学分)
开题报告经专家组就研究课题的创新性、科学性、可行性以及是否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等方面进行评议。开题报告应有详细记录,经专家评议通过者可按计划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。
2.中期考核(2学分)
所有研究生应在开题后半年内完成中期考核。具体请参照《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办法》实施。
3.论文答辩
学位论文完成后,应由所在培养单位(教研室)公开组织学位论文答辩。答辩专家组由5-7名专家组成,2/3及以上专家同意方为通过答辩。
(二)发表论文要求
详见《内蒙古医科大学博士学位授予细则》(2020年修订)。
培养环节时间节点要求
培养环节 |
时间安排 |
课程学习 |
第一学期 |
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|
第三学期 第四周(含)前 |
中期考核 |
第四学期第3-4周 |
论文答辩 |
距离开题至少12个月 |
学位申请 |
答辩后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 |
八、学位授予
研究生在完成全部培养要求后,即课程考核合格、实践考核合格、完成学位论文、修满全部25学分、通过学位论文答辩、发表符合要求的论文,向所在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提交学位申请,经学院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授予学位。
附件4
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框架要求
一、学科简介
二、研究方向
三、培养目标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。
1.热爱祖国,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遵纪守法,身心健康,团结协作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、人文素养、创新精神和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。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。
2.掌握有关学科坚实、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,掌握从事本专业专科诊疗工作所必须的临床专业知识,熟悉本专业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最新进展。
3.掌握在相应专科领域独立从事临床诊疗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和方法,掌握独立开展临床研究工作的基本技术和方法。
4.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,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,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。
四、学习年限
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,因培养需要延期培养者最长可延期2年。
五、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(13学分)
类别 |
课程名称 |
学时 |
学分 |
开课 学期 |
学分 要求 |
公共 必修课 |
英语(供英语生选) |
48 |
3 |
1 |
≥6 |
日语(供日语生选) |
48 |
3 |
1 |
博士二外英语 (第一外语为日语者选修) |
48 |
3 |
1 |
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|
32 |
2 |
1 |
临床研究科学方法 |
16 |
1 |
1 |
专业课 |
各研究方向自行选定,至少2门,学分≥3 |
选修课 |
选修课采用线上授课形式,在全校博士研究生选修课中选取,学分≥4 |
六、实践环节(6学分)
各培养单位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实践及考核方案,并报送研究生院备案。
(一)开展研究生德智体美劳教育,职业道德教育、职业发展和就业教育等,包括科技实践和社会实践。(1学分)
(二)外语应用能力实践及考核(2学分)
(三)实践(临床)能力考核(3学分)
七、学术培养要求(4学分)
(一)论文工作要求
1.开题报告(2学分)
开题报告经专家组就研究课题的创新性、科学性、可行性以及是否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等方面进行评议。开题报告应有详细记录,经专家评议通过者可按计划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。
2.中期考核(2学分)
所有研究生应在开题后半年内完成中期考核。具体请参照《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办法》实施。
3.论文答辩
学位论文完成后,应由所在学院(教研室)公开组织学位论文结题与答辩。答辩专家组由5-7名专家组成,2/3及以上专家同意方为通过答辩。
(二)发表论文要求
详见《内蒙古医科大学博士学位授予细则》(2020年修订)。
培养环节时间节点要求
培养环节 |
时间安排 |
课程学习 |
第一学期 |
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|
第三学期 第四周(含)前 |
中期考核 |
第四学期第3-4周 |
论文答辩 |
距离开题至少12个月 |
学位申请 |
答辩后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 |
八、学位授予
研究生在完成全部培养要求后,即课程考核合格、实践考核合格、完成学位论文、修满全部23学分、通过学位论文答辩、发表符合要求的论文,向所在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提交学位申请,经学院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授予学位。